公司新闻
NEWS

资本寒冬,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真的存在机会吗?

时间:2018-10-19 15:36:01 来源:康威制衣

  北京马上就是冬天了,因为北京从来只有两个季节,春天和冬天。

  今年的冬天有点不一样,不一样在于北京终于见到了常态的蓝天,而不再是一到冬天就想让我逃离到杭州的城市。

  但是整个朋友圈却显得有点负能量和冷清,大量充斥着宏观经济和各种降级的词汇,这让这个冬天显得非常冷清,见了一波创业者也是显得无精打采。

  带着这些疑惑,龙猫君走访了若干投资人,创始人,希望跟大家分享一点这个冬天消费产业正在经历的变化,而这种细微而深远的变化,可能将会影响到接下来中国的商业格局。

  三四线城市的消费真的存在机会吗?

  最近又冒出一批写三四线城市的稿子,主要推断中国三四线有大量的小镇青年,而小镇青年会成为消费的主力新增长点。

  在这个观点上,我是非常不敢苟同的,只能说很多人依然在用想当然的思维去想象消费市场,以我的推断是,小镇上或者三四线城市的真正有消费力的小镇青年早就升级去到二线城市消费了或者已经被电商深度满足了。

  一个市场突然发生变化和改变的时候,我们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而我问的为什么是:

  为什么以前小镇青年没有拉动消费,而是现在却认为小镇青年可以拉动消费?是供给发生了变化,还是小镇青年的收入结构发生了变化?

  很多人谈移动互联网的变化和微信带来的变化,所以这波以前就用QQ的小镇青年也不会是最近两年才会消费观发生变化。

  当年的所谓杀马特人群带来了消费结构性增长动力的变化了吗?

  我没有想清楚这些变化,所以我对于三四线城市小镇青年消费崛起这个概念是很怀疑的。

  事实上我身边倒是有很多小镇青年的真实样本。

  说到消费主力,这个词汇他们是不敢当的,毕竟毕业三四年了也就是一个月不超过3K收入,大家非要认为这样的主力人群要带动消费崛起,甚至讲他们的消费很匮乏,而大谈供给是不足的,却不去谈真实小镇青年的现实生存困惑,都是耍流氓。

  所以,讲了这么多,三四线城市真正的机会点在哪里?什么样的产业在三四线城市具有机会?我想这是大家真正最想了解和看到的问题。

  第一个机会,高势能品牌的下沉机会再次出现。

  最开始研究消费的时候很多人跟我讲的故事都是大品牌老化的故事,最典型就是认为星巴克,麦当劳这一代品牌可能会被更新的品牌所取代,实际上大家可能都产生了一个认知偏差就是过,过度高估了新品牌的成长速度,而低估了这些大品牌的潜在势能,尤其是低估了大品牌的媒体影响力和投放能力。所以以高势能+渠道下沉的机会,远比新品牌渠道下沉机会要大。

  今天大家所有人提新零售,本质是真正实现海陆空用户的信息流全流程的流转,星巴克这样已经在空中完成用户认知植入的公司,一旦下沉,将会有很大机会。

  所以,我预计最近两年会有非常多的大品牌会选择渠道下沉进入到三四线城市开店。但是很遗憾的是,这一波机会几乎跟大家没什么关系,但是对于专注于下沉渠道的媒体而言将会迎来一波全新的机会,因为会迎来新的广告主。

  第二个机会,品牌微创新的机会。

  我觉得中国消费品牌的崛起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以我是绝对不鼓励山寨的。

  但是不得不承认的,利用局部信息差是有很多创业和创新机会的,尤其是消费品。比如最近生意火爆的烤鸡爪品类,在很多地方都还没有非常多的机会。

  中国幅员辽阔,在每个城市都有被连锁扩散的机会,你只需要去借鉴某个目前已经做的非常好的品类,就有在区域市场做出一个非常好的品牌与生意的机会。

  尤其是中国的类似于湖北、湖南、江西这些中部省域是存在很多这样的空白机会市场的。

  第三个机会,重做的机会。

  中国所有的生意都值得重做一遍,这句话不是空话,而是中国目前三四线城市消费服务市场的服务业态做的太差,所以,这中间有思维转换差,所以你把更好的服务引入到三四线城市,不用做太大的升级,大家对你的创新认知和品牌认知就不一样了。

  第四个机会:三四线城市新中产的机会。

  以前大家都喜欢提一二线城市的新中产,实际上我认为一二线城市的中产都是伪中产,原因在于几座大山实际上把一二线城市新中产的消费能力牢牢锁死了,真正现在还有消费愿望和消费能力是三四线城市的新中产,这部分中产不一定是靠工资收入,而是依靠在小城市的产业致富的人群,这群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欲望是被低估的。

  所以,综合起来,三四线城市依然是存在机会的,尤其在大消费领域有很多存量结构的金矿没能被挖掘起来。

上一篇:No

下一篇:去年意大利时尚产业贸易顺差200亿欧元 遥遥领先英法德

版权所有© 河北康威制衣有限公司 荣力达科技提供技术支持 冀ICP备10201547号-1 营业执照